雬的五行属什么?
在中华汉字中,表示金的汉字有很多。比如金字旁的字,一般都与金属有关 。比如钢、铁、铜等,一般都表金属。但“雬”字就不一样了,它的字形是雨字头下面一个“重”字。重字的意思是分量重,引申为重叠,与金属有关。但是,人们很少在表示金属时使用“雬”。所以,人们很难看出这个汉字与金属有关。实际上, “雬”在古代确实表示金属的意思,“雬”就是所有金属的总称。但是,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很少用“雬”字,用得最多的是“金”字。
从字义上讲,金属的“金”字是“人所发明的金属的总称”,可以理解为人类最早发现并使用的金属。在古代,金属是一些最宝贵的物质,是人类经过长时间努力才获得的。用今天的视角来说,金属是人类发现的最坚硬、最耐使用的材料。由于这种属性,在五行理论中金属具有“收杀”的特性。
《黄帝内经》曾用方圆来表示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 。《素问·玉版论要篇》中记载道:“五藏之所生,胃气之也。是以五藏六府之为用,皆以胃气为根本也。夫五脏者,实而不能满也;六腑者,满而不能实也。”这里的五脏指肝、心、脾、肺等,“实”指实际;“满”指圆满。这句话的含义是 “人不能同时实现五脏、六腑两全其美”。意思是说:五脏、六腑各有各的职责 。”五脏之气满溢,六腑受气而实;六腑之气实,五脏受气而溢。”“故五脏主内,六腑主表也。五脏实,故满而不能满也;六腑溢,故溢而不能溢也。”“然则满而不能满者,胃气也;溢而不能溢者,脏气也。”
由此可见,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分别指代的并不是具体的、单一的物质,而是五类性质各异、相互促进又相互约束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