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负债表有什么项目?
通过阅读资产负债表,可以了解和评价一个企业的基本财务状况,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资产结构。资产结构一般用各项资产占总资产的比值表示。资产负债表上资产各项目的排列是按照流动性的从大到小依次排序的,即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总资产。相应的比率指标就是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非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可以反映经济主体在多大程度上将资源投在流动资产上。该比率较高,说明主体在流动资产特别是现金上投入较大,其流动性较高,但收益性较差。反之,则说明主体在非流动资产特别是固定资产上投入较大,收益性较高,但其流动性较差。所以,在评价流动资产比率时,应当与流动负债比率结合考虑。
负债结构。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项目有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相应的比率指标即流动负债占总负债的比重和非流动负债占总负债的比重,评价方法与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方法基本相同,也应与流动资产结合考虑。在实际分析当中,通常采用的指标是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
资产负债率和权益乘数。资产负债率又称负债比率、举债经营比率、举债经营度。它是反映经济主体的负债占全部资产的比例,是衡量经济主体负债水平和风险程度的重要指标,它的倒数就是权益乘数。
资本化比率、产权比率和付息债务比率。资本化比率、产权比率和付息债务比率等指标在度量企业举债经营程度方面与资产负债率的作用类似,通常分析时选择其中之一就可,不必面面俱到。
权益结构。所谓权益结构,即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各项目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通过分析所有者权益比率可以考察企业资本的保全情况和扩张情况,为收益分配奠定基础,并且可以揭示出企业净利润和股利之间的关系,是评价企业的资本充足情况、财务安全性和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指标。
通过所有者权益内部的构成变动分析,特别是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之间的此消彼长变化,可以对企业经营的绩效质量作进一步考核。所有者权益中的盈余公积,既可用于弥补企业亏损,也可按规定转增资本或股本,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一个可“流通”的剩余留存,盈余公积与未分配利润的合计比例越大,未分配利润部分越多,企业利润分配的余地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