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什么收什么藏?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chéng ér xiāo hénɡ,bài ér xiāo hénɡ),汉语成语,意思是事情的成功或失败都是因为同一个人。出自明·康海《王兰卿》。
成语典故
出处:明·康海《王兰卿》第二折:“今儿个功不成还到此,正是成也萧何,功未成也萧何。”《品花宝鉴》第七回:“你如今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我也管不得你许多闲事,任凭你的性儿罢了。”
故事:当年,韩信初投刘邦时,并未得到重用,反而经常受到凌辱,在一次与无赖之辈争执中,若不是萧何相救,结果不堪设想。后来萧何深知韩信的文韬武略,极力向刘邦举荐韩信,最后使刘邦拜韩信为统帅。
刘邦在统一六国之后回到都城,路上碰到了逃跑的韩信,经详细询问才知道萧何暗地放走韩信投奔楚国,于是刘邦就将萧何抓了起来。过了几天,刘邦收到一封关于萧何向楚国投降的信。刘邦正准备提笔批上时,萧何进来了,刘邦以为萧何要向自己辩白,没想到萧何拿出了一份文件要给刘邦看。文件上写道:“君侯,为先行者。臣故逃走,使不得臣。今得赏矣。愿臣之赏成于君侯尊前。”刘邦看了以后,惊讶不已,又看到韩信也在旁边,便问萧何这是怎么回事。萧何道:“陛下以为臣逃走投了汉王吗。臣不曾逃走,而使汉王来逃走。臣以陛下为萧君,不敢背逃。臣遣韩信之楚,陛下为背楚,追信而不及,乃还奔西楚,故谓陛下逃走。”听完萧何说的话,刘邦才恍然大悟,原来萧何故意这么做,是为了救他。刘邦不仅将萧何放了出来,又重新委以重任,萧何因此成了汉朝的开国功臣。后来,韩信谋反兵败,被吕后杀掉后,刘邦又想起萧何放走韩信的事情,便要让萧何偿命,萧何的家人子女全跪了下来向刘邦求情,刘邦才怒气稍微消了点,让萧何继续辅佐太子。后来刘邦死之后,萧何也继续辅佐汉惠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