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者权益属于资产吗?
所有者权益的所有者,即投资者,是企业资产的终极所有者。因为负债有明确的到期日及金额(长期负债一般可按市场价值确定),债权人所应占有的企业剩余资产数量和期限都是确定的。而所有者权益是剩余权益,只有在清偿所有负债后的剩余才能分给所有者,所有者权益的大小由企业资产减负债后的余额确定,因此,从企业整体看,这个剩余权益是难以用市场价值来计量的。
所有者权益虽然也构成企业全部资产的来源,但和负债有很大的区别。其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性质不同
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所有者在企业中享有的剩余权益,是企业资产中扣除债权人权益后应由所有者享有的部分。而负债是企业向债权人借入或应付而形成的债务,作为一项现时义务是必须偿还的。
2、性质不变
所有者权益在企业经营期限内一般不需要归还其投资者,投资者除按有关规定条件减少或增加投资外,一般不能抽回投资,从而保证了企业可以长期稳定地使用投资者投入的资本,而负债一般都有明确的偿还期限,必须到期支付。
3、企业解散、破产清算后,优先清偿的是债权人的债权,而只有清偿完所有债权后,所有者权益才能分配。
4、收益不同
获取收益是企业所有者投入资金的动机,企业所有者除参与利润分配(包括股利分配)获取收益外,一般并不对企业承担什么责任(有限股仅对企业破产后的剩余资产负有限责任)。而债权人不能参与企业利润分配,也不能对企业经营状况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仅按照规定或协议取得固定的本金和利息收入。
综上所述,所有者权益和负债性质上是有较大区别的,而其共同点仅仅体现在一个来源渠道,即它们是构成企业全部资产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