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学写字有必要吗?
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反对幼儿期进行“小学化”的教育问题。幼儿时期,人的肌肉群发育还不完善,如果此时进行“精细动作“的训练(如:握笔写字、画画)极易形成不良习惯,而且也不利于幼儿入学后的学习。 据有关专家介绍,幼儿期的书写是“前书写”,它和正规的书写还不在同一发展水平上,因此,如果要求过严、过高,不仅不利于幼儿的发展,还容易使幼儿对书写作“畏难”处理,影响了入学后的学习兴趣。
许多教孩子写字的父母都认为是提前为孩子打基础,其实这和国外流行的“学习损伤”不谋而合。“学习损伤”的主要症状是握笔困难,写字、绘画不灵活,严重的甚至出现脊柱变形以及自卑心理。造成这种症状的主要原因就是不适宜的幼儿教育,尤其是超前施教。因为4—6岁的孩子肌肉群发育还不完善,进行“握笔”方面的“精细动作”训练,极易使孩子形成不良习惯,影响今后的学习。
幼儿是用形象、具体的感性经验理解世界的,因此提前进行小学课程学习,特别是学写字,不但不利于提高其入学后的学习质量,更有可能使幼儿对学习失去兴趣,产生厌学情绪,造成“学习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