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套胶度数怎么选?
首先,要了解套胶的硬度。 套胶的硬度分为:软、硬、极软、极硬四个等级,以YONEX为例,分别对应的是:A1(超软)、A2(软)、A3(中等)、A4(硬)。 而红双喜的硬度区分和YONEX不一样,其将套胶的硬度和海绵的厚度结合在一起来划分,由此来区分不同套胶的硬度及海绵的软硬度,具体是:
60°:适用于海绵较厚的球拍或海绵的软硬度偏好的人使用;
75°:适用于中性或稍偏硬的球拍或喜欢适中手感的人;
95°:适用于海绵较薄的球拍或喜硬手感的人。
其次,还要了解底板的软硬度。 一般来说,我们评价一块底板好坏的标准就是看其是否适合不同力量水平、不同技术打法的球员使用,如果一款底板能够兼顾到各种类型的打法,那就可以说是“软硬适中”了。 “软硬适中的底板”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它只表示这个底板适合绝大多数人使用,但如果说这个底板特别适合某一位球员,那就说明这块底板不适合这位球员使用了。 所以,在选择套胶时,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底板类型、自己使用球拍的力度大小以及自己的打法偏好来决定。 如果不知道自己的打法偏好,可以使用灵活多变的小球拍,这种球拍一般都可以适应多种打法需求。
对于一般的业余选手来说,使用729、729-2或者是729-3系列的套胶就能够比较好地适应自身的打法需要。如果是专业选手,则要根据自身特点,选择更加专业的套胶系列,例如龙五、天二等。
现在流行用生胶攻打,比如王皓,还有不少业余爱好者也会选择这样的配置,通常我们所说的生胶攻打打法,一般套胶的度数在1.5-2.5度左右。这样的度数比较硬,在接球时有一定的摩擦性能,而落点和旋转的变化比较明确,不具有生胶的传统性能。但同时发力进攻,摩擦少,旋转很弱,凭借球拍摩擦面的橡胶颗粒短而且硬,来借力回击来球产生一定的速度。因此对于大力量型的选手选择生胶的话,度数选择要硬一些。选择2.5-3.0度的套胶比较合适。
生胶的海绵度数选择上,如果选择的是85或者90毫米的球,建议选择的海绵度数在40-42度左右。如果还是选择40毫米的球,使用低于40度的海绵比较合适,更接近于传统生胶,控制和落点上的变化更多,更容易上手。
长胶的海绵度数选择上,一般情况下选择在40-42度左右。如果发球和接发球环节中,希望自己弹跳较高,落点控制比较好的话,选择稍硬的42度海绵比较合适。如果希望自己发力较多,来球下拐,落点短,对手不好发力的话,可以使用40度以内的海绵。同时,在套胶的选择上,如果使用的海绵度数偏硬(如42度),那么套胶选择软一些的,比如2.0-2.5度的。如果使用40度的海绵,那么套胶度数选择1.5-2度比较合适。
如果选择了比较软的套胶,同时又使用了软的海绵,那么在使用上一定要找到一些技巧,比如在上台率上面,如果接发球不过网,那么可以适当加一点,使落点短一些,这样能弥补不过网的不足,更能够限制对方以力还力。
长胶在反手进攻时,要积极主动上手,不要想怎么才能下旋或者发虚,以正常的动作击球,并且不要太过在意击球瞬间的感觉,这样更有利于上手进攻,形成相持。
如何选择套胶
对于生胶来说,如果发力少,落点和旋转变化多,同时兼顾传统生胶的性能,可以使用1.8度左右的套胶。使用的海绵在40-42度左右。
如果更偏重进攻性能,可以选择2.5度左右的套胶,同时使用的海绵最好使用42度左右。以王皓为代表,这种生胶更接近于半长胶的性能,进攻速度快,落点变化明确,旋转略弱于生胶,比生胶更容易上手。因此进攻性能非常强,并且这种生胶在衔接时,对球的控制和落点非常好,可以保证较高的上台率,为下一板的正手大力进攻创造了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