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五行是什么意思?
“五形”即“金、水、火、木、土”,代表五类元素。“行”就是“轨道”的意思。“五形”就像车轮的五个辐条,它们运行的方向和位置决定了车轮的整体状态。“五形”也叫作“五行”或“五脏”。 “金水”组合——肺和肾 《黄帝内经》中所说的“金”,并不单纯指金属或是具有金属性质的东西,而是指秋季万物成熟的自然现象。
中医理论中,“肾”主水而居诸脏之下,又称为“水脏”; “肺”主气而在诸脏之上,又被称为“华盖”“娇脏”。金水组合指的是肺和肾这两个脏腑。在人体内他们就如同自然界中高耸入云的树木,必须得到充足的阳光(空气),才能正常地实现其生理功能。当人体遇到呼吸道疾病,或者肾虚问题时,我们既要看到他们是具体哪一脏出现了问题,又要考虑是不是金水两脏出现了问题。
“水火”组合——心、小肠、膀胱、三焦 中医理论中的“火”并非单纯的形容色彩,而是有它的具体内涵。它是描述心脏在夏季旺盛的生理功能。心火旺是形容心血管系统的疾病。 在中医看来,尿液的形成过程就是从热到冷的过程。其中,肾脏过滤血液产生尿液,经过输尿管进入膀胱,膀胱是贮尿器官,同时它又是吸收水分的脏器之一,因此会产生浓缩的尿液。
膀胱上的括约肌保证了尿液能够正常排出。如果这个通道因各种因素出现阻滞,就会引起小便失禁。 三焦是指六腑中受纳传化的部位,具有通行元气、布散津液的作用。它与上焦、中焦、下焦一起,共同完成饮食的受纳、消化、吸收以及水液的正常布散。
“水木”组合——肝胆、脾胃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它能调节全身气机畅通。“肝藏血”,肝脏具有调节血量和调节血液成分的作用。这些都与木的勃勃生机密切相关。另外,中医认为胆汁由肝脏分泌而成,胆囊只是储存器官而已。所以,我们在治疗某些肝胆疾病时,往往会用到疏肝、利胆的药物。
“脾宜升则健”,“胃喜润恶燥”,这是中医对脾胃功能最简明的概括。脾主运化,胃主受纳,二者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了饮食物的吸收和利用。对于脾胃虚弱引起的病症,我们用健脾养胃的方法就可以收到显著疗效。